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市委员会| 2018-01-05
打印
| 字号: v|
顶风冒雪访寒苦 围炉促膝送温暖 ——吉林市政协“精准扶贫”工作小记

元旦前,市政协各帮扶工作部门顶着寒风,冒着大雪,来到了百公里以外的蛟河市黄松甸镇南顶子村。

 

王伟主任、张书文主任在黄启花家炕上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座谈会。摄影:杨世阳

 

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王伟对大家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所以一定要坚定信心。对于眼前的困难,只要我们能帮助的就一定全力帮助,相信在崔主席的带领下,大家一定可以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

“多亏了你们,要不我都不知道该干啥好。”贫困户黄启花一脸笑容的对王伟说,“因为家里有孩子要照顾,所以不能出门打工,在市政协的帮助下,我在村里找到了采摘木耳的工作,按小时结钱,啥也不耽误,一年下来增收了6000多元。”

其实,像黄启花一样,在市政协帮助下实现脱贫的贫困户不止一家。据了解,今年市政协将“精准扶贫”工作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他们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帮扶家庭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一户贫困群众都量身定制了脱贫计划,还将群众诉求和帮扶进展等情况,都认认真真地记录在了《帮扶工作手册》中,以便及时解决出现了问题,可谓一步一个脚印,收到了明显了效果。

具体工作中,市政协工作人员按照“精准帮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对住房有困难的帮助解决住房,对就业困难的帮着找工作,对有发展产业有需求和能力的帮助策划项目、申请扶贫贷款,甚至还拿自掏腰包借帮助他们创业,给即将升学的高中生做课后辅导。经过核查,他们包保的贫困家庭的人均年收入都达到了3800元以上,圆满地完成了帮扶任务。

“炕头座谈会”之后,市政协的工作人员还走访了其他帮扶对象,发现贫困户生活都有明显好转。王伟对记者说:“贫困户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导致了暂时的经济困难,这并不可怕,因为全国上下都在关心他们,随着政策的不断细化和工作的深入开展,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我也充满信心。”

在当天的采访中,让记者感触更深的应该是这些贫困户们良好的精神状态。王伟告诉记者:“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他们多数都是愁眉苦脸,而如今大家坐在一起攀谈,已经喜笑颜开了。更为可喜的是,很多人已经开始对来年的生产和生活进行谋划了,说得不仅头头是道,有的还极富可操作性。”

一天的走访虽然短暂,但却让人感觉收获满满。当从最后一个贫困户家中离开的时候,记者不经意地回头相望。发现那家的主人依然在远远地目送车辆。冰天雪地中,两条清新的车辙,紧紧地连接在市政协扶贫队伍与贫困户之间。

 

王伟主任在认真记录《帮扶工作手册》

 

走访贫困户

 

走访贫困户

 

王伟主任、张书文主任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