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小君
近年来,我市以吉林化纤集团为龙头的碳纤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通过与整车、轨道客车、风电装备等相关企业深化合作,碳纤维产业从原丝、碳化、复合材料,形成了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我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原丝和碳丝供应商。
虽然,我市发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但仍存在着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产业链不够完善。研发、生产与应用相互脱节,特别是大丝束碳纤维下游应用开发不足,对上游拉动作用有限。二是企业间缺乏协作。中油吉林石化公司与吉林市地方企业互动联动不够,在项目规划、原料供应、市场应用、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合作有待加强。三是扶持力度不够。政府支持企业融资力度不大,企业资金不足,只能维持基本的生产运营,很难在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四是专业人才匮乏。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方面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缺少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影响企业科技进步和长远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市应按照“企业协同、集成创新、完善配套、集聚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以吉林化纤集团为龙头,带动全市碳纤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大力培育和扶持产值30~50亿元的规上企业,碳丝、原丝规模达到100亿元,复合材料规模达到100亿元,碳纤维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00亿元,实现全市碳纤维产业“裂变式”增长,全力打造中国(吉林)碳谷。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拓展政策空间,重新研究制定碳纤维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注意政策的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和落地实施。为企业在项目申报审批、成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二是加强与国家电网、省能源局等单位的沟通协调,通过建设微电网、用电储能系统等形式,争取碳纤维用电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三是积极申报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各类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及政策扶持。建设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产业园,争取国债资金政策着实落地;四是对碳纤维重点生产企业,新建、扩建碳纤维生产项目,投产5年内企业享受先征后退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建设维护税以及教育费附加等政策,享受碳纤维产品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先征后退政策。
二、实现产业间协同发展
一是政府协调做好本地企业与中油吉林石化公司协同发展,上游保证中油吉化基础原材料稳定供应,下游充分利用中石油集团的庞大市场拉动碳纤维制品需求,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二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突出制品应用领域,瞄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节点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壮大产业规模。重点推进上海惠柏新材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专用环氧树脂”、苏州华特公司“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覆盖件”、山东江山公司“竞技帆船用碳纤维桅杆”等项目落地。三是实现本地碳纤维企业间信息、市场、技术等资源共享,针对“高性能”产品和“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共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补齐技术短板,提高产品性价比,提升碳纤维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加快开拓新的应用市场
一是加快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围绕碳纤维+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结合中车长客新一代轨道客车和一汽氢能源车的开发,实施大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轨道交通轻量化应用领域的示范工程,打造中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高地”,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二是围绕碳纤维+冰雪装备、环保设备、压力容器等领域,加快推进钓鱼台、滑雪板、高压氧气瓶等碳纤维产品规模化生产,力争率先实现突破,抢占市场先机。三是加快促进与维斯塔斯、远景能源等风电叶片生产商的战略合作,主动对接蔚来汽车、前途汽车等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以及哈飞、沈飞等潜在大用户,联合开发各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及终端制品,加快进入主机厂配套生产线。
四、提升产业持续创新能力
一是建立集碳纤维创新、研发、检测、孵化一体的“1+N”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中国(吉林)碳纤维公共应用研发中心,组建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完善功能,为碳纤维全产业链提供研发、设计、制造、标准、评价、检测、培训和知识产权等综合性服务,促进技术孵化、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构建“政产学联动、留引培一体”的碳纤维产业人才兴业新模式。对于引进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硕士以上专业技术人才,给予资金补贴。通过政府、园区、企业、高校联动方式,留住、引进、培养专业人才,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推进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碳纤维产业中的应用。通过建立数据驱动,数学建模的快速复合材料研发设计体系,不断提高研发效率。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打造机器代人自动生产线,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