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鼎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明亮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行业,国家“新基建”七大领域中“特高压”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两项与“电”相关,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围电经济”大有可为。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吉林市,吉林市与电相关的企业和单位较多,有着独特的电力资源优势。“十四五”时期,我市应大力发展“围电”相关产业,培育产业优势,打造“东北电谷”,将我市建成国内较有影响电力产业聚集区、电力技术聚集区、电力人才聚集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打造电力产业聚集区
一是成立“东北电谷”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我市“围电经济”发展。发挥政府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我市能源电力重点企业与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园的强强合作,依托现有的孵化园区和产业园区打造我市电力产业聚集区,形成产业集群。
二是支持吉林市现有“围电”企业做大做强。甄选本市有发展潜力、在行业内取得领先优势的“围电”相关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制定专项扶持政策,促进其加快发展,培育其早日形成总部经济,形成龙头带动作用。
三是积极引进"围电"相关企业。加强与国家电网吉林公司、中国华能吉林公司、国家电投吉电股份公司、国家能源吉林龙华公司、中国大唐吉林公司等电力央企的密切沟通,建立高层不定期会晤机制和常态化工作沟通机制,争取上述企业将与“围电”相关项目落在吉林市;充分利用东北电力大学的校友资源,吸引校友企业落户我市。
四是积极争取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和省能源局的认可和支持,力争在“长吉一体化”产业布局中,将“围电”相关企业向吉林市引导和倾斜。
二、打造电力技术聚集区
一是充分发挥驻吉高校“智力”优势和电力央企“资金”优势,开拓和创新“东北电谷”产业方向,重点开发高寒地区新能源电力产业、高寒地区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和高寒地区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等相关产业集群。
二是充分发挥东北电力大学的品牌效应。对电子信息和电力装备制造产业进行包装,充分利用东北电力大学的影响力和校友资源进行推介,提升我市在电力领域的行业知晓度。
三是借鉴保定市政府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打造“中国电谷”的成功模式,成立“东北电谷”专项扶植基金,用于符合“东北电谷”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开发项目,扶持“围电”相关企业发展,助推产业集群培育。加大对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东北电力大学科技成果优先在我市转化。
三、打造电力人才聚集区
一是加强与东北电力大学合作,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积极营造科创环境。利用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园以及科技园高新分园、科技园北京离岸孵化基地,围绕“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链条,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构建科技型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聚焦细分产业领域,孵化创客及创业团队。
二是整合全市相关培训资源,支持吉林市公共实训基地(北区)建设,助推其建成全国“围电”专业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全国发供电设备检修实训基地,为“东北电谷”提供电力专业技能人才。
三是利用我市电力企业和电力培训资源,对我市的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及复转军人进行专业培训,打造“电力技工之乡”(借鉴江苏深阳、山东邹县)。形成集聚优势,提高创富能力,带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