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聚焦 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
聚焦协商主业,打造有为政协,欢迎收看政协之声。9月27日,为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按照市政协年初协商计划要求,市政协社法委对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视察。
27日清早,吉林市政协副主席张文才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围绕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展开深入调研。政协委员们首先来到船营区致和街道北寺社区,了解这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北寺社区现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381人,是我省唯一的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域。这里扎实温暖的基层党建工作、丰富多彩的回族文化展示,以及多民族融合的繁荣发展,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政协委员们来到了市朝鲜族幼儿园,重点视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和民族教育发展情况。从孩子们的体育课、活动室,到食堂、寝室,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市朝鲜族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师资配备,以及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委员们边调研,边思考,为建言献策积累素材。
最后,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市女子学校的全省民族文化(满族服饰)传统基地,详细了解这里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的发展,以及高铁、空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情况。
调研组强调,要加强党建引领,始终把党的民族工作贯穿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过程;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学校教学;要以社区等基层单位为平台,开展多样化活动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同。(记者 含冰 王鹏)
调研“夜经济” 促进消费升级
“夜经济”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随着休闲经济兴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夜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模式,点亮了城市的夜晚,开辟了经济发展新路径。为切实推进我市“夜经济”更好更快发展,9月29日,市政协组织部分经济界委员对我市“夜经济”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活动。
9月29日傍晚,市政协副主席马招利带领部分经济界别委员,对我市“夜经济”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到珲春街夜市、欧亚综合体实地走访。
在欧亚综合体,负责人介绍了商场的经营情况、业态形式、运营理念以及结合“夜经济”发展推出的经营模式。延长顾客到店时间,增加黏性促进消费,将“家庭式消费”作为主体消费模式,并形成了良好的消费氛围。晚间七点,调研组来到珲春街夜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夏季夜市进入市民生活中,这也是“夜经济”的雏形。珲春街夜市是“夜经济”的集聚区,也是市民比较喜欢的夜间消费模式。委员们在走访时深入交流,认为发展“夜经济”势在必行。
调研组对于我市“夜经济”发展趋势充分认可,对我市夜间各种业态形式给予肯定。调研组强调,“夜经济”已成为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和竞争发展的突破口,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消费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已经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提高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打造有吉林特色的四季不同的“夜经济”业态形式,深入挖掘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多种经营方式。各部门要相互沟通,政府、企业形成合力推进“夜经济”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 湘茵 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