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对如何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和党中央这两次重要会议精神清晰标注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坐标”,开辟了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治理的广阔空间。
在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大局中,人民政协理应承担政治使命、发挥政治功能。
人民政协与生俱来就具有沟通国家权力和社会公众的政治功能。在我国政治体制中人民政协是最具特色的政治机构和政治组织。在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坚定维护党的领导,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联系广泛、沟通各方的功能和优势,做好引导人、团结人、影响人的工作,最大程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是人民政协制度的应有之义。
把握“中心环节”、发挥好“三个重要”作用是人民政协在党治国理政中应当承担的政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提出了把握“中心环节”、努力成为“三个重要”的要求。“三个重要”是目标也是任务,“中心环节”是方法也是路径,就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要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下;就是要围绕提高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的执行力和行动力,最大程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汇聚正能量。
发挥好政治功能、承担起政治使命,人民政协要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凝聚共识载体建设。以伟大的思想引领人,引导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构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全体委员的全覆盖,并积极推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把凝聚共识作为重要任务,融入履行职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建言成果、思想收获上一体设计、一体落实。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和步调,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不断探索创新凝聚共识的载体,强化协商议政过程中的“双向发力”,积极搭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平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引导委员深入基层,做好解疑释惑、协调关系、汇聚力量的工作。
在发展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平台建设上,人民政协理应担当作为。
人民政协在推进协商民主上具有组织优势。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重要法宝”和“看家本领”,政协协商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履职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协商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有着丰富的协商平台、成熟的协商机制、浓厚的协商氛围,政治影响力大、社会认可度高。把协商作为主要工作,把“搭台”作为主要工作方式,把双向发力作为工作主旨,调动广大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和界别群众参与协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中发挥重要渠道作用,为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应有贡献,人民政协义不容辞。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人民政协理应发挥独有的专业作用。
专门协商机构把人民政协嵌入了国家治理架构之中,“专门”二字体现的是重要性、彰显的是专业性,就是要在“专”字上做文章,从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规则、协商平台等方面加强探索。
在内容上加强探索,提高协商的贴近度与精准度。把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作为协商议政的主阵地,发挥各种履职形式的组合效应;把能做到、能做成作为建言资政的主标准,建言献策尽可能提出“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工作方案;把推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作为协商监督的主攻点,落实到具体事项;把画出最大同心圆作为凝聚共识的主目标,使协商议政的过程成为思想引领、释疑增信的过程,成为集思广益、献计出力的过程。
在方式上加强探索,拓展协商的深度与广度。健全完善协商议政体系,更加重视履职品牌创建和特色工作打造,以品牌和特色扩大政协的影响力、增强工作的推动力和对委员的凝聚力。更加注重“开门协商”,加强与党政部门、党派团体、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联合调研,更多邀请一些基层单位和群众代表参加政协的重点议题协商和重要履职活动。
在基层平台上加强探索,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基层协商的渠道。各地政协都在积极创新,如江苏省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已经实现了乡镇(街道)和园区的全覆盖,正致力向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延伸。实践证明,基层协商平台的建设和优化运营,在促进基层党政决策更好地顺民意、集民智、解民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工作规则上加强探索,促进协商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高效。制度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牛鼻子”。随着各级政协工作创新力度的加大,探索出了不少新形式,创建了很多新平台,这些形式和平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机制、优化运行,在“协商什么”“谁来协商”“怎么协商”“协商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上逐步规范,形成较为成熟的协商议事工作制度、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在协商文化上加强探索,营造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浓厚氛围。在“广”字上下功夫,拓展联系渠道,拓宽协商范围,广交朋友、广泛协商。在“动”字上下功夫,增强协商的互动性,把握中心环节,通过讲透“为什么”增进一致性,通过议透“怎么干”增强多样性。在“真”字上下功夫,相互尊重、平等协商,遵循规则、有序协商。在“深”字上下功夫,倡导调研视察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而不是浮于表面、掌握事物的来龙去脉而不是一知半解,倡导协商发言多提有用、好用、管用的协商意见,少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政协主席 陈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