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磐石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磐石市政协近期组织企业组委员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磐石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磐石市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扩充经济总量为目标,把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现已初步形成了全市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结构相对优化、质量明显提升的发展格局。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1.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16年末,全市注册民营企业已达2206户,比2006年增加了1727户;全市规模工业企业126户,其中民营规模工业企业121户;房地产开发14户;资质以上建筑业16户;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26户;规模以上服务业32户,其中住宿餐饮业4户;民营个体经营户达到21736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29.3%提高到2016年53.6%。
2.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截止2016年末,全市注册资本过百万民营企业642户,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250户,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568户、219户。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民营企业25户,著名商标17个,知名商标34个,省级名牌产品11个,企业拥有产品专利近500个。
3.贡献份额不断加大。据统计,2016年末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736.3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5.7倍。民营经济在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量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全市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已达13.9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6%,比2006年增加了8.53万人。
4.带动作用充分显现。一产方面,磐石市已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厂(小区)77个,种植园区62个,涉农企业已发展到136户,产业龙头企业23户,其中省级5户、吉林市级18户。民营经济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批涌现,为农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有效载体,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空间,带动了第一产业蓬勃发展。二产方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磐石市已形成了以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四大支柱产业。除金属冶炼、非金属加工受不同因素影响发展缓慢外,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迅猛,新型金属材料产业不断壮大,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磐石医药健康产业园、明城新型金属材料产业园、红旗岭有色金属产业园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三产方面,吉高陆港物流、国瑞医药物流不断壮大,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启动编制,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重建项目进展顺利,瑞德购电商平台、电商孵化园等项目投入运营。磐石市还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电子商务试点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3.2亿元,增长9.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民营经济已成为磐石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仍是在相对落后基础上的发展,是纵向比较的结果,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阶段性差距,仍然亟需破解一些突出问题。
1.民营经济发展底气不足。民营经济发展是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结果。就磐石市现状而言,民营经济发展尚缺少观念的支撑、思想的基础和文化的底蕴。主要表现:一是困于资源禀赋的依赖。资源禀赋使生存危机感缺乏,导致拼搏进取意识不足、创业意愿不强,安于现状、老守田园、小富即安的心态根深蒂固,不敢闯、不敢试,也不愿闯、不愿试。二是困于计划体制的思想惯性。仍然存在着重国有轻民营、重大企业轻小微企业、重引进轻培育的“三重三轻”思维定式和行为惯性,一些创业者对民营经济有短见,一些从业者对民营经济有偏见,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可度低,“一公务(员)、二公办、实在不行再吃民营饭”的择业倾向比较突出。三是困于商业文化的缺失。磐石市从满清开始,历经封禁、移民、殖民地和计划经济几个时期,在改革开放前几乎没有典型的商业文化发展发育期,缺少商业文化的积淀和底蕴。
2.民营经济量小质低。总体看,磐石市民营经济尚未走出外延发展、原料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一是总量不大、规模偏小。磐石市2206户民营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21户,仅占总数的5.5%。二是实力不强、转型压力大。磐石市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和纳税超千万的民营企业均为7户,均仅占企业总数的0.3%。三是产品层次不高、附加值低。磐石市民营经济大多集中在以资源初加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原字号”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3.民营经济政策“花多果少”。近年来,尽管上级和磐石市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一般难以落地生根,开幌花、不结果现象仍很突出。主要表现为“四个缺少”:一是政策制定缺少设计性。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多是转发上级文件,靠转发文件落实上级政策。磐石市虽然也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含金量不高,操作性不强。这类政策有方向、没抓手,有鼓励、没细则,好听、不中用、难兑现。二是政策宣传缺少广泛性。只有一部分人基本了解,一部分人部分了解,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三是政策内容缺乏操作性。一方面,有些政策执行的附加条件太多,如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政策,由于附带“需要财政拨款单位工作人员提供信用担保、采取资产抵押和质押”等条件,致使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部门利益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率,有些部门解读政策不到位,配套措施出台不及时,部门之间政策衔接不顺畅,过于强调各自部门的权威和利益,影响了政策落实。四是政策落实缺少保障性。好的政策要靠刚性制度去落实,但现行政策中,大都缺乏贯彻落实的制度保障,对政策落实不下去的责任追究不到位,惩戒威慑性不够。
4.中小微民企需求侧供给效率低下。一是融资难是民企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限制多、门槛高,民营企业贷款覆盖率低;另一方面,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使其欲贷不能、欲罢不忍。二是人才匮乏是民企素质不高的核心因素。“招不进、留不住、培养完就走”的问题十分突出。企业缺少科技人才,缺少具有开创意识、市场意识和能够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高素质企业家。大多数创一代企业家素质普遍不高,财富观念比较陈旧,过于执着厂房等硬财富,对技术专利、品牌、企业信誉等软财富重视不够,对企业自身管理投入精力不足;而创二代成长还缺乏体制环境、机遇环境和服务环境。三是用工紧张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磐石市部分民营企业面临“用工荒”,有的企业由于招不到人,看着订单不敢接,看着利润赚不到。四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步履维艰。磐石市大多数民营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既缺少自主创新产品,又缺少外部成果承接转化平台,具有技术承接能力的民营企业数量偏少,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对接更少。
5.软环境制约仍是民营经济发展掣肘因素。优质的软环境仍是民营企业祈盼的稀缺资源。磐石市软环境几经治理,不乏成效,但民营企业出生难、长大难、做强更难的现象依然突出,软环境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一是有准入、难进入。虽然放宽了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坚持“非禁即入”,但由于缺少具体的操作措施和实施细则,影响民间投资的各种“门卡”仍然存在,一些领域民营企业想进进不去,就算能进去,也立足难、发展更难。二是有服务、缺效率。民营企业家普遍反映现在的行政审批还是多,审批时限还是长,手续还是繁杂;一些机构设置过杂,分工上职能不清,出现多头管理,在办事中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一些部门单位的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好。三是有减免、不轻松。一些民营企业家反映税费负担仍然偏重,企业经营发展和升级壮大压力仍然较大。
6.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机制不全。主要缺乏“三个机制”:一是工作机制缺位。磐石市有“促进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也有相应的成员单位,但是缺乏干部密切联系民企、服务民企的机制保障。二是监测机制缺失。磐石市相关部门有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部分指标统计,但是缺乏完善的统计体系和科学的统计方法,缺乏完整的动态监测,对民营经济发展动态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决策常常处于盲区。三是考核激励机制缺项。磐石市尚未建立与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密切挂钩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还没有把干部的选拔、任用与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有机结合起来。
三、对策建议
1.大张旗鼓营造发展民营经济氛围。一是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升温”。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重新认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对磐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决磐石市商业文化底蕴不足问题,为全民创业“热身”,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为发展民营经济“造势”。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国家、省、吉林市和磐石市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部署,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持政策,以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三是为发展民营经济“开闸”。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结合职能和实际,制定更加具体、更有操作性的发展民营经济推进方案,集聚社会各种力量投身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中来。四是为民营经济发展“助力”。领导干部要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要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心、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2.因地制宜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产业方向。重点在三个方向上引导民营企业项目投资:一是资源依托型。依托本土资源发展产业,是后发地区经济得以成长的先天优势,可以占据资源垄断的地位、获取相对较低的物流成本、避开先发地区的竞争优势,资源依托型产业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也应是磐石市做大民营经济总量的主要平台。二是技术依托型。在努力搭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接平台的基础上,主要依托他们的科研优势,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科研成果与资本的联姻、科学家与企业家的联合。三是支柱产业依托型。主要依托磐石市金属冶炼、医药健康、非金属加工、新型金属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做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
3.不折不扣让发展民营经济政策落地生根。要制定具有实效性、本土化的发展民营经济政策,力避政策的复制性,着力政策的创新性,突出政策的操作性。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对既有政策梳理评估。组织相关部门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并进行实施效果评估,找出政策不落实的主要症结。二是进行政策整合设计。准确把握磐石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市情实际,着力整合政策资源,消解政策摩擦,形成政策合力。三是建立政策落实督查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严查政策实施中的中梗阻、不作为现象,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4.千方百计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渴求。一是优化融资环境。在满足金融企业降低运营风险的前提下,调动金融企业进入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市场的积极性,推动金融企业面向创业个体的金融业务创新,努力推出适合中小微企业需要的多种金融产品。二是实施人才工程。以多种方式支持大学生和高专人才进入民营经济领域创业,并加快建立民营企业家培训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多种规格的职业教育,为民营经济提供充足的技能型劳动力资源。四是全力推进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优质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5.不遗余力将软环境打造成硬资源。要牢固树立“不做婆婆做保姆”、“不刮秋风送春雨”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加深软环境建设是民营经济发展“硬支撑”的认识,用新理念引领新作为。要“无为而治”,只要企业经营依法合规,就不要有任何打扰,坚决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评比、乱检查,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追究责任。要“有为服务”,只要企业有困难求助,就要倾全力解决,坚决落实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效能监察等制度,简化行政流程,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切实让企业心平气顺。
6.扎扎实实构建发展民营经济推进机制。一是建立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消解部门摩擦,凝聚部门合力,把握民营经济发展方向,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做好民营经济发展重大决策。二是建立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监测机制。完善相关部门民营经济统计制度,丰富民营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专项统计和对成长型民营企业的直报监控,建立协调有序的民营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网络,客观及时反映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为决策提供翔实依据。三是建立发展民营经济工作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把发展民营经济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做到责任到位、落实到人。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民营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广大民众参与的民营经济发展评价机制,把民营企业认不认可、百姓看不看好,作为干部任用提升、部门绩效考核的基本门槛。